进入到第四个月的宝宝,大脑开始飞速发展,不同于前三个月不分白天黑夜吃,喝,睡的状态。
这几个月的宝宝百天清醒的时间明显变长,睡眠,饮食,甚至是大小便都已经开始呈现出规律性。不论是大运动还是精细运动方面都在日益进步,你可以从他的肢体语言中感知他的需求,并看他用身体跟你进行对话。你对他的反应越敏感,对他的回应越多,他便越信赖你,依恋你。这种孩子和母亲或是其他看护人的广泛接触和日常交流互动,将成为日后亲子依恋和亲密感的基石。亲子关系就如一把大锁,紧密将孩子和母亲紧紧的锁在一起。
有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是这样的,它是由英国比较心理学家哈利·哈洛设计的, 他将刚出生的小恒河猴和猴妈妈隔离开,并为它做了两个代母:第一个代母胸前有奶水提供,身体内还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,但是它是冰冷的铁丝做成的;另一个则是没有奶但是是柔软的绒布做成的。实验中,当小恒河猴渴了饿了的时候他会去铁丝母猴代母那喝奶,但是更多的时候小猴会围在绒布母猴代母那里玩耍,困了的时候还会躺在母猴怀里睡觉。而当一个发条的玩具熊打鼓时,受到惊吓的小猴第一时间也会选择绒布母猴来安慰它。当哈洛将绒布母猴移到另一个房间,并让发条熊继续打鼓,小猴即使害怕也并不选择铁丝母猴,而是隔着门缝眼巴巴的望着另一个房间的绒布母猴。这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否定了有奶便是娘的说法,他证明爱的基础是:接触。接触带来安慰,而安慰带来安全感才是幼儿与母亲间爱的源泉。因此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、干渴等生理需求外,它们还有一种需要身体接触和安抚慰藉的心理需求。
孩子出生后的一个本能就是认知“首要抚养人”。对于这个人,孩子会建立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任感和依恋。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母亲而不是别人。如果母亲放弃这个权利和义务,今后教养孩子时会遇到许多阻力和困难。父母如果不亲自抚养孩子,又怎么能够了解孩子,让孩子信任?如果孩子都不信任你,又怎能教育他?——叶月幽
上面说的“首要抚养人”其实是动物出生后发生印随的本体。何为印随?印随也被称为印刻现象,他是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: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,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。但是,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,而是其他活动物体,如一只狗、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鸭,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。尤为重要的是,一旦这只小鸭子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,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。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,也就是说小鸭子承认第一,却无视第二。这种这种现象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“印刻效应”(首因效应)的现象。
这种印刻现象不单单存在于动物之间,也存在于人类之间。而人类跟其他生物不同点在于,婴儿不像初生的小动物,他们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能自由行走和独立生活的,他要经过后天长期的待哺,慢慢的成长后才能独立生活(这里仅指独坐,行走等基础行动)。所以于婴儿而言,他的印刻不仅仅是发生在出生的第一眼这一短暂的时刻,后面几月乃至几年中都会有一个印刻的建立期。如文章开篇所言,婴儿度过前三个月浑噩的吃,喝,睡的生理大比重期,情感认知发育,对抚养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慰藉开始增加,印刻效应慢慢展现它的魔力。如果这个时候,你每天给他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,几年后他就会出现一种负面的印刻效应,只喜欢机器发出的语言声,对母亲的声音不敏感。同理,如果这个时候首要抚养人是呆板,和他毫无互动的,那么孩子之后可能表现出内向及不善表达情感的倾向。如果首要抚养人是一个敏感的人,孩子之后性格特质也会呈现出一定敏感的特质。当然一个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现在说的这个印刻效应只表明其中的一种可能性。但是不可否认,这种婴儿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所留下的深刻印象,会对婴儿的后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奠定作用。
有些妈妈看到这里就很着急,哎呀 我要工作啊,我没有办法每天陪着孩子怎么办?记得上面的恒河猴试验吗?母亲的安慰和温暖慰藉是无人可以取代的,首要抚养人非第一喂养人,只要你不是拒绝照顾孩子,放任他们随意成长,在身体上虐待孩子。只要你每天给孩子提供高了质量的陪伴和游戏,那么你第一抚养人的地位是不会被任何人所轻易取代。对于孩子来说,只有照顾自己,给予自己安慰的人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,母亲陪伴他引导他认识这个世界,他就会有坚强的安全感作支撑,他与你的亲子关系便亲密,一旦母亲缺席,孩子就容易产生分离焦虑。其实这个阶段的母亲应该会有很深刻的体会,就是孩子开始慢慢出现“陌生人焦虑”,他开始认生了。他可以开始分辨妈妈和其他人脸部特征的不同,但是又了解不到妈妈离开还会回来这个逻辑关系,因此你离开后他就感觉世界开始崩塌,继而嗷嗷大哭。所以你不妨平时多跟他玩玩躲猫猫的游戏,并尽量从同一个方向出来,这样他就可以慢慢了解到原来妈妈走了还会回来,对他的分离焦虑也会起到缓解作用。看吧,陪孩子做游戏有多么重要。
那亲密感到底有多重要?首先它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,改善孩子的分离焦虑,由上所述。其次能促进孩子的智商发展,一个敏感不稳定的孩子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构建他的内在自我,而非将精力放在外界的探索及工作中。再次亲密感能帮助孩子建立信任关系的无意识内在工作模式,影响成人后恋爱和婚姻的家庭关系。很早之前就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观察后,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后,他会在之后不自己的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,来体验同样的情感。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。如果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的,他就会不断的重复信任;如果他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充满敌意的,那他成年后也会不断复制这种充满敌意的关系。简而言之就是,你得到了幸福,你就重复幸福;你学会了信任,你就重复信任;相反,如果你得到的是痛苦,你也会不断的重复痛苦;学会的是敌意,就不断的重复敌意。
在这些模式的影响下,孩子跟母亲的模式会慢慢成长为四种亲密模式:安全型;不安全——回避型;不安全——矛盾型;无序型。第四种无序型一般发生在自闭症及有精神疾病的孩子身上,我们就不讨论了。其他三种模式中安全型的孩子跟母亲的关系肯定是最健康的,这个模式下的孩子以母亲为安全的基点,母亲离开时轻微的分离焦虑,母亲回来时表现热烈,对陌生人友善而合作,自身快乐而自信。而母亲则平时对孩子的需求敏感(此敏感是指对婴儿需求的积极反应),对孩子有较多的反馈,尊重孩子,允许孩子自由探索。相信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和孩子的亲密模式如此吧。
而不安全——矛盾型这个模式的孩子表现是母亲离开前就开始表现出焦虑,母亲离开后更是不安,但是母亲回来后呢又表现出矛盾的心里,既想亲近,又踢打怒骂。这样的孩子缺乏自由探索,难安抚,对陌生人也不友好。而这种孩子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或是无反应,情感上对孩子亲近,却容易妥协,无界限。
不安全——回避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是很少哭泣,母亲返回时也不高兴,但又无法逃避,表现较为冷漠。他们在有需求时也不会需求帮助,经常愤怒,对陌生人不在意。一般这种孩子的母亲都是易怒,缺乏自信又不擅长表达情感的母亲。
而要培养良好的亲密感,建立依恋的亲子关系,妈妈需要尊重和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,学会分辨孩子不满的信号和含义,给予婴儿积极的反应。知道并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,是易养型,难养型还是缓慢型,每天保证和宝宝亲子沟通的质量与时间,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。最后一点是注重父亲的作用,因为父亲也是孩子亲密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